数字量输入模块用于连接外部的机械触点和电子数字式传感器,例如光电开关和接近开关等。数字量输入模块将来自现场的外部数字量信号的电平转换为plc内部的信号电平。输入电流一般为数毫安。
图1是直流输入模块的内部电路和外部接线图,图中只画出了一路输入电路,M或N是同一输入组内各内部输入电路的公共点。当图1中的外部电路接通时,光耦合器中的发光二管( LED)点亮,光敏三管饱和导通;外部电路断开时,光耦合器中的LED熄灭,光敏三管截止,信号经背板总线接口传送给CPU模块。
交流输入模块的额定输入电压为AC 120 V或230 V。图2的电路用电容隔离输入信号中的直流成分,用电阻限流,交流成分经桥式整流电路转换为直流电流。外部电路接通时,光耦合器中的发光二管和显示用的发光二管点亮,光敏三管饱和导通。外部电路断开时,光耦合器中的发光二管熄灭,光敏三管截止,信号经背板总线接口传送给CPU模块。
图1 数字量输入模块电路
图2 数字量输入模块电路
直流输入电路的延迟时间较短,可以直接与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等电子输入装置连接,DC 24 V是一种安全电压。如果信号线不是很长,PLC所处的物理环境较好,应考虑**选用DC 24 V的输入模块。交流输入方式适合在有油雾、粉尘的恶劣环境下使用。
数字量输入模块可以直接连接两线式BERO接近开关,后者的输出信号为0状态时,其输出电流(空载电流)不为0。在选型时应保证两线式BERO的空载电流小于输入模块允许的静态电流,否则将会产生错误的输入信号。
根据输入电流的流向,可以将输入电路分为源输入电路和漏输入电路。漏输入电路(见图1)的输入回路电流从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流进来,从模块内部输入电路的公共点M流出去。PNP集电开路输出的传感器应接到漏输入的数字量输入模块。
在源输入电路的输入回路中,电流从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流出去,从模块内部输入电路的公共点M流进来。NPN集电开路输出的传感器应接到源输入的数字量输入模块。
数字量模块的输入/输出电缆的大长度为1000 m(屏蔽电缆)或600 m(非屏蔽电缆)
可编程控制器是60年代末在美国首先出现,当时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以执行逻辑判断、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PLC的基本设计思想是把计算机功能完善、灵活、通用等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控制器的硬件是标准的、通用的。根据实际应用对象,将控制内容编成软件写入控制器的用户程序存储器内。控制器和被控对象连接方便。
随着半导体技术,尤其是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到70年代中期以后,PLC已广泛地使用微处理器作为*处理器,输入输出模块和外围电路也都采用了中、大规模甚至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这时的PLC已不再是逻辑判断功能,还同时具有数据处理、PID调节和数据通信功能。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算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微处理器的优点。
可编程控制器对用户来说,是一种无触点设备,改变程序即可改变生产工艺,因此可在初步设计阶段选用可编程控制器,在实施阶段再确定工艺过程。另一方面,从制造生产可编程控制器的厂商角度看,在制造阶段不需要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专门设计控制器,适合批量生产。由于这些特点,可编程控制器问世以后很快受到工业控制界的欢迎,并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可编程控制器已成为工厂自动化的强有力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过程包括两部分:自诊断及通信响应的固定过程和用户程序执行过程,如图1所示。PLC在每次执行用户程序之前,都先执行故障自诊断程序、复位、监视、定时等内部固定程序,若自诊断正常,继续向下扫描,然后PLC检查是否有与编程器、计算机等的通信请求。如果有与计算机等的通信请求,则进行相应处理。当PLC处于停止(STOP)状态时,只循环进行前两个过程。而在PLC处于运行(RUN)状态时,PLC从内部处理、通信操作、输入扫描、执行用户程序、输出刷新五个工作阶段循环工作。每完成一次以上五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一个扫描周期。
扫描周期是PLC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型PLC的扫描周期一般为十几毫秒到几十毫秒。PLC的扫描周期长短取决于扫描速度和用户程序的长短。毫秒级的扫描时间对于一般工业设备通常是允许的,PLC对输入的短暂滞后也是允许的。但对某些I/O快速响应的设备,则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选择高速CPU,提高扫描速度;选择快速响应模块、高速计数模块以及不同的中断处理等措施减少滞后时间。对于用户来说,要提高编程能力,尽可能优化程序;而在编写大型设备的控制程序时,尽量减少程序长度,选择分支或跳步程序等,都可以减少用户程序执行时间。
6ES72111BE400XB0 | CPU 1211C AC/DC/Rly,6输入/4输出,集成2AI |
6ES72111AE400XB0 | CPU 1211C DC/DC/DC,6输入/4输出,集成2AI |
6ES72111HE400XB0 | CPU 1211C DC/DC/Rly,6输入/4输出,集成2AI |
6ES72121BE400XB0 | CPU 1212C AC/DC/Rly,8输入/6输出,集成2AI |
6ES72121AE400XB0 | CPU 1212C DC/DC/DC,8输入/6输出,集成2AI |
6ES72121HE400XB0 | CPU 1212C DC/DC/Rly,8输入/6输出,集成2AI |
6ES72141BG400XB0 | CPU 1214C AC/DC/Rly,14输入/10输出,集成2AI |
6ES72141AG400XB0 | CPU 1214C DC/DC/DC,14输入/10输出,集成2AI |
6ES72141HG400XB0 | CPU 1214C DC/DC/Rly,14输入/10输出,集成2AI |
6ES72151BG400XB0 | CPU 1215C AC/DC/Rly,14输入/10输出,集成2AI/2AO |
6ES72151AG400XB0 | CPU 1215C DC/DC/DC,14输入/10输出,集成2AI/2AO |
6ES72151HG400XB0 | CPU 1215C DC/DC/Rly,14输入/10输出,集成2AI/2AO |
6ES72171AG400XB0 | CPU 1217C DC/DC/DC,14输入/10输出,集成2AI/2AO |
选用PLC时用户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用户存储器容量
PLC中用户存储器一般由用户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组成,小型PLC的用户存储器容量多为几K字节,而大型PLC可达到几M字节。
2.输入输出点数
输入输出的点数决定了PLC可控制的输入开关信号和输出开关信号的总体数量。
3.扫描速度
扫描速度通常指PLC扫描1 K字节用户程序所需的时间,一般以ms/K为单位。
4.编程指令的种类和功能
某种程度上用户程序所完成的控制功能受限于PLC指令的种类和功能。PLC指令的种类和功能越多,用户编程则越方便简单。
5.内部寄存器的配置和容量
用户编制PLC程序时,需要大量使用PLC内部的寄存器存放变量、中间结果、定时计数及各种标志位等数据信息。因此内部寄存器的数量直接关系到用户程序的编制。
6.PLC的扩展能力
在进行PLC选型时,其扩展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可扩展性包括存储容量的扩展、输入输出点数的扩展、模块的扩展、通信联网功能的扩展等。
a.控制单元的冗余
(1)重要的过程单元:CPU(包括存储器)及电源均应1B1冗余。
(2)在需要时也可选用PLC硬件与热备软件构成的热备冗余系统、2重化或3重化冗余容错系统等。
b. I/O接口单元的冗余
(1)控制回路的多点I/O卡应冗余配置。
(2)重要检测点的多点I/O卡可冗余配置。3)根据需要对重要的I/O信号,可选用2重化或3重化的I/O接口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