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plc有STOP(停止)和RUN(运行)两种基本工作模式。可以通过手动改位于PLC CPU模块上的模式转换开关,直接控制PLC的STOP与RUN。
当PLC操作系统检测大错误时,CPU将强制从RUN模式改为STOP模式。只要重大错误存在,PLC就不能从STOP模式转为RUN模式。
在STOP模式中,可以利用编程计算机在PLC中建立与编辑程序,但不能循环执行PLC程序;在RUN模式中不但可执行程序,还可以建立、编辑和监控PLC程序的操作状态和数据。
当用Micro/WIN 32编程软件通过计算机监控PLC工作状态时,CPU模块上的模式转换开关应设为TERM或RUN模式。模式开关设为TERM,并不会改变PLC原有的操作模式,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Micro/WN 32改PLC操作模式。
可编程控制器目前常用的编程语言有以下几种:梯形图语言、助记符语言、顺序功能图、功能块图和某些高级语言。手持编程器多采用助记符语言,计算机软件编程采用梯形图语言,也有采用顺序功能图、功能块图的。
(1)梯形图语言
梯形图的表达式沿用了原电气控制系统中的继电接触控制电路图的形式,二者的基本构思是一致的,只是使用符号和表达方式有所区别。
【例1】某一过程控制系统中,工艺要求开关1闭合40S后,指示灯亮,按下开关2后灯熄灭。采用三菱 FX2N系列 PLC实现控制,图1-5(a)为实现这一功能的梯形图程序,它是由若干个梯级组成的,每一个输出元素构成一个梯级,而每个梯级可由多条支路组成。
梯形图从上至下按行编写,每一行则按从左至右的顺序编写。CPU将按自左到右,从上而下的顺序执行程序。梯形图的左侧竖直线称母线(源母线)。梯形图的左侧安排输入触点(如果有若干个触点相并联的支路应安排在左端)和辅助继电器触点(运算中间结果),右边必须是输出元素。
梯形图中的输入触点只有二种:动合触点( )和动断触点( ),这些触点可以是PLC的外接开关对应的内部映像触点,也可以是PLC内部继电器触点,或内部定时、计数器的触点。每一个触点都有自己特殊的编号,以示区别。同一编号的触点可以有常开和动断两种状态,使用次数不限。因为梯形图中使用的“继电器”对应PLC内的存储区某字节或某位,所用的触点对应于该位的状态,可以反复读取,故人们称PLC有无限对触点。梯形图中的触点可以任意的串联、并联。
梯形图中的输出线圈对应PLC内存的相应位,输出线圈包括输出继电器线圈、辅助继电器线圈以及计数器、定时器线圈等,其逻辑动作只有线圈接通后,对应的触点才可能发生动作。用户程序运算结果可以立即为后续程序所利用。
(2)助记符语言
助记符语言又称命令语句表达式语言,它常用一些助记符来表示PLC的某种操作。它类似微机中的汇编语言,但比汇编语言直观易懂。用户可以很容易地将梯形图语言转换成助记符语言。
图1-5(b)为梯形图对应的用助记符表示的指令表。
这里要说明的是不同厂家生产的PLC所使用的助记符各不相同,因此同一梯形图写成的助记符语句不相同。用户在将梯形图转换为助记符时,必须先弄清PLC的型号及内部各器件编号、使用范围和每一条助记符的使用方法。
(3)顺序功能图
顺序功能图常用来编制顺序控制程序,它包括步、动作、转换三个要素。顺序功能图法可以将一个复杂的控制过程分解为一些小的工作状态。对于这些小状态的功能依次处理后再把这些小状态依一定顺序控制要求连接成组合整体的控制程序。图1-6所示为采用顺序功能图编制的程序段,
(4)功能块图
功能块图是一种类似于数字逻辑电路的编程语言,用类似与门、或门的方框来表示逻辑运算关系,方块左侧为逻辑运算的输入变量,右侧为输出变量,输入端、输出端的小圆点表示“非”运算,信号自左向右流动。类似于电路一样,方框被“导线”连接在一起。图1-7所示为功能块图示例。
6ES72111BE400XB0 | CPU 1211C AC/DC/Rly,6输入/4输出,集成2AI |
6ES72111AE400XB0 | CPU 1211C DC/DC/DC,6输入/4输出,集成2AI |
6ES72111HE400XB0 | CPU 1211C DC/DC/Rly,6输入/4输出,集成2AI |
6ES72121BE400XB0 | CPU 1212C AC/DC/Rly,8输入/6输出,集成2AI |
6ES72121AE400XB0 | CPU 1212C DC/DC/DC,8输入/6输出,集成2AI |
6ES72121HE400XB0 | CPU 1212C DC/DC/Rly,8输入/6输出,集成2AI |
6ES72141BG400XB0 | CPU 1214C AC/DC/Rly,14输入/10输出,集成2AI |
6ES72141AG400XB0 | CPU 1214C DC/DC/DC,14输入/10输出,集成2AI |
6ES72141HG400XB0 | CPU 1214C DC/DC/Rly,14输入/10输出,集成2AI |
6ES72151BG400XB0 | CPU 1215C AC/DC/Rly,14输入/10输出,集成2AI/2AO |
6ES72151AG400XB0 | CPU 1215C DC/DC/DC,14输入/10输出,集成2AI/2AO |
6ES72151HG400XB0 | CPU 1215C DC/DC/Rly,14输入/10输出,集成2AI/2AO |
6ES72171AG400XB0 | CPU 1217C DC/DC/DC,14输入/10输出,集成2AI/2AO |
(一)决定系统所需的动作及次序。
当使用可编程控制器时,重要的一环是决定系统所需的输入及输出。输入及输出要求:
(1) 一步是设定系统输入及输出数目。
(2) 二步是决定控制先后、各器件相应关系以及作出何种反应。
(二)对输入及输出器件编号
每一输入和输出,包括定时器、计数器、内置寄存器等都有一个一的对应编号,不能混用。
(三)画出梯形图。
根据控制系统的动作要求,画出梯形图。
梯形图设计规则
(1)触点应画在水平线上,并且根据自左至右、自上而下的原则和对输出线圈的控制路径来画。
(2)不包含触点的分支应放在垂直方向,以便于识别触点的组合和对输出线圈的控制路径。
(3)在有几个串联回路相并联时,应将触头多的那个串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上面。在有几个并联回路相串联时,应将触点多的并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左面。这种安排,所编制的程序简洁明了,语句较少。
(4)不能将触点画在线圈的右边。
(四)将梯形图转化为程序
把继电器梯形图转变为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码,当完成梯形图以后,下一步是把它的编码编译成可编程控制器能识别的程序。
这种程序语言是由序号(即地址)、指令(控制语句)、器件号(即数据)组成。地址是控制语句及数据所存储或摆放的位置,指令告诉可编程控制器怎样利用器件作出相应的动作。
(五)在编程方式下用键盘输入程序。
(六)编程及设计控制程序。
(七)测试控制程序的错误并修改。
(八)保存完整的控制程序。